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7777色鬼xxxx欧美色妇,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欧美精品xxxxbbbb

停止制造「致命建筑」

首先是一只鳥從半空掉下來。

然后是一群鳥齊刷刷垂直掉下來,一場密集又無形的屠殺從天而降。

圖片來自:Foto- Cortesi?a Seguridad Pu?blica

此時初春降臨,暖意襲來,鳥兒們剛遷徙回歸。它們興致盎然穿過曼哈頓市中心,望到前方白云飄浮,樹影搖曳,便全速沖鋒,沒想到一切都是倒影——前方是塊巨大的玻璃墻。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這些鳥先撞到窗戶或墻,然后摔在馬路上,經(jīng)歷了雙重腦震蕩。大部分當場死于腦出血和瘀傷,幸存者也會遭受重傷,脊柱斷裂、翅膀骨折、顱腦出血、喙斷,飛走后不久就死去。

Rita McMahon 近日目睹了這場事故,每年大約有 1000 多只撞墻的鳥送到她負責的曼哈頓康復中心,這少部分鳥是幸運的,但幸運兒也只有約 1/3 能活下來。

一只田納西鶯在撞窗后死去.圖片來自:斯蒂芬格林菲爾德

這并不是個例,但少被人重視。

2014 年的史密森學會報告稱,僅美國每年就有 3.65-10 億只鳥類因撞上建筑而死亡,占美國每年鳥類總數(shù)的 5%-10%(估計約 100-200 億只),沒人知道全世界因此死亡的鳥類有多少,預計至少有數(shù)十億,這么多年過去了,全球城市化還在加速,這個數(shù)字只會更大。

菲爾德博物館記錄了那些因為撞窗而喪生的鳥. 圖片來自:本·馬克斯/菲爾德博物館

玻璃、透明、反光的建筑,已經(jīng)成為鳥類最大殺手之一。

01 「致命」的現(xiàn)代建筑

世界上 10 座最高的摩天大樓中,有 8 座外層全是大片的玻璃。

具有代表性的高層建筑城市——紐約,就有數(shù)百座摩天大樓,其中大部分都是全玻璃墻面,世界貿(mào)易一號大樓高 541 米,帝國大廈高 381 米,紐約排名 100 高的建筑也有 198 米。

世界貿(mào)易一號大樓. 圖片來自:ShareAmerica

這些對鳥類造成嚴重威脅的玻璃,恰恰是我們首選的建筑材料之一。

現(xiàn)在全球還有很多知名建筑正在建設中,它們前衛(wèi)而閃亮,大多都是玻璃幕墻,比如知名建筑事務所 BIG 的紐約螺旋塔、巴黎新地標三角塔、迪拜在建的世界最高樓吉達塔等等。

螺旋塔

就算你不在北上廣深,也可以隨時抬頭看到一座反射著陽光和天空的大廈。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樓層越高,越容易被鳥撞上,但實際上低層建筑危險更多。

因為幾乎一半鳥撞都發(fā)生在家庭窗戶上,因為鳥兒都會在低處覓食、休息、躲避捕食者、尋找棲息地。

尤其當城市公園越來越多,這些小動物也隨之而來,同時來的還有那些炫目的建筑。

圖片來自:abcbirds-Christine Sheppard

它們的外殼折射著鳥兒眼中美好的樹林、花叢、藍空,當建筑和自然完美融為一體,災難的前兆在于,鳥兒們認為玻璃里的倒影都是真實的。

其實,人類和鳥類都會因為玻璃的透明而一頭撞上去,但人類有玻璃的概念,通過門框、門把手、縫隙等,知道眼前可能有一道看不見的屏障。

但鳥類沒有這樣概念。

它們學習視覺線索和人類不一樣,無法檢測玻璃,沒有太多深度感知,可能會通過重復的互動來了解它們居住地的個別玻璃碎片,但仍然不會在它們警覺的腦袋留下經(jīng)驗,它們只相信眼睛看見的此刻。

其中,候鳥受到的打擊最大,比如鶯、蜂鳥、雨燕等。

因為他們每年春秋兩季都要來回遷徙,航線跨過數(shù)個大型城市,大多數(shù)飛行速度約在30-50 公里/小時,快可達 200 公里/小時,遷徙時一飛就是 5-6 個小時。

另外,雖然大多數(shù)碰撞發(fā)生在白天,但這些建筑在晚上亮的燈,也會造成光污染引誘鳥類前來,或者使夜間遷徙的鳥兒迷失方向。

雖然鳥兒的非自然死亡原因中,最大殺手是貓的捕食,還有棲息地喪失,但玻璃建筑的問題,正呈指數(shù)級增長。

圖片來自:cbc-Safe Wings Ottawa

我們對透明的建筑和墻,總是有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好感,它們通透、干凈、整潔、視野一覽無余,潛意識我們也會認為,干掉透明的墻,就意味著對審美的妥協(xié)。

但實際上可以看出,這些設計其實并不影響建筑本身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

比如遵循鳥類友好設計的韓國 Galleria Centercity 世紀城、芝加哥 Aqua 大廈、西班牙莫斯托萊斯社會服務中心……

上圖為 Galleria Centercity 世紀城,下圖左為芝加哥 Aqua 大廈,右為西班牙莫斯托萊斯社會服務中心

因為人腦通常會忽略很多接收到的視覺信息,比如看到圖像會根據(jù)周圍情況填充細小的空白部分,所以其實就算玻璃有細小條紋和圓點,也不影響看到窗外的風景。

一個圍繞著現(xiàn)代建筑的問題是:

當我們試圖通過玻璃讓自己和自然聯(lián)系起來,是否反而在扼殺我們想看到的自然?

圖片來自:Ben Fractenberg/THE CITY

02 設計需要更「友好」

當我們看到一棟建筑,通常會考慮它和人類的關(guān)系,很少想到它和動物們的關(guān)系。

這是我們習慣性忽視的一點。

鳥類的好處以及對自然的未來已經(jīng)無需贅述,它們?yōu)橹参锸诜?、捕食害蟲、消滅老鼠、保持生態(tài)健康……當鳥撞事件越來越多,現(xiàn)代城市建設卻也很難離開玻璃,但設計是我們可以改變的。

因為鳥類友好型建筑的成本極低,所以任何新建筑做到這一點其實都不難。

圖片來自:dezeen

我們整理了以下幾點可以改善的地方:

一,采用紫外線反射材質(zhì)的玻璃。

因為鳥類可以看到紫外線,而人類不能,所以一些制造商基于這個特點,制造了可以吸收紫外線的塑料或紫外線反射圖案,可以貼在玻璃窗上或進行涂層提醒鳥類,同時它們對人類視力也沒有影響。

但不足在于,紫外線反射圖案的玻璃相對會貴一點,而且不容易采購,某些鳥類對紫外線不太敏感。

人眼看到的和鳥類看到的紫外線反射玻璃,圖片來自:cgtn-Celyn Bricker

二,采用陶瓷熔塊玻璃、半透明/不透明玻璃。

陶瓷熔塊玻璃具有糊狀、粉末狀的特點,遠觀上去就是玻璃墻,近看才會發(fā)現(xiàn)玻璃上微小的熔塊,與整體建筑費用相比,熔塊玻璃的成本相對可以忽略不計。

遠近對比. 圖片來自:Javits Center

而半透明/不透明玻璃因為不會產(chǎn)生連續(xù)空間的視覺錯覺,所以自然也不會讓鳥類一頭撞上去。

一個成功的例子是——全玻璃外墻的曼哈頓的 Jacob K. Javits 會議中心曾是該市對鳥類最致命的建筑之一,2005-2009 年間殺害了近 500 只鳥,但 2014 年采用燒結(jié)的半透明玻璃面板改建后,2015 年撞墻死亡的鳥類數(shù)量減少了 90%。

三,在玻璃外層貼畫、裝紗窗。

在窗戶上使用各類標記(貼紙、油漆、顏料等制成的標簽、圓點、條紋或其他圖案),可以讓鳥兒遠看過去障礙重重,從而減少鳥撞。直接在玻璃外裝紗窗、屏風、百葉窗,鳥兒意外撞上去也不會受傷。

6 種方式. 圖片來自:abcbird

很多人會選擇在窗戶上放鳥形貼紙,這些貼紙看上去另添一種美感,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如果貼紙沒有遵循嚴格的間距標準,實際上就是無效的。

因此,所有圖案的垂直間距不能超過 5 厘米,垂直間距不能超過 10 厘米。

美國鳥類保護協(xié)會鳥撞項目負責人 Christine Sheppard 表示,這些圖案只需覆蓋不到玻璃表面的 7%,就可以顯著減少鳥類碰撞死亡。

還有最后一點是,減少夜間光照。

因為燈光對鳥撞的影響,所以我們?nèi)粘T诩彝砩峡梢躁P(guān)掉不必要的燈光,或者拉上窗簾,窗戶邊上也不要放室內(nèi)植物。

紐約一項法案曾要求 8-11 月、4-5 月的遷徙高峰期內(nèi),建筑物得在夜間和凌晨關(guān)閉燈光,另一項法案是 2023 年起,紐約市公共建筑需要安裝傳感器,確保建筑里有人燈才會亮,預計這會花費 340 萬美元。

圖片來自:commons.wikimedia

看起來很花錢,但實際上因為節(jié)省了能源,反而減少了電費,這也說明鳥類友好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可以共進。

偏見和誤解,唯有了解和行動才能破除。

03 人和動物都不是超級英雄

鳥類盡管自由翱翔在高空,但比我們想象中脆弱。

把撞墻的它們握在手里,感覺不到肉和骨肉,就只有輕輕的一小只。

圖片來自:The Animal Rescue Site News

人類經(jīng)常把自己視為或努力成為偉大的救贖者,但我們其實要做的并不多,要做好也并不難。

城市和自然的邊界走向消弭,人和野生動物的邊界也越來越模糊,這意味著無論在生活還是道德上,相處都會變得更加復雜。

讓人類生存環(huán)境沒有動物,讓動物完全生活在荒野,已經(jīng)完全不可能。野生動物生活在我們的家邊、城市里、通風道、水域里,我們砍倒一棵樹、修建一套路、鑄起一座塔,都會影響它們。

但沒有天然的受害者,也沒有邪惡的受益人。

我們擁有了融入自然或侵占自然的好處,也就得承擔起享受好處的責任,這也是人文之所在。我們會為撞墻而死的鳥兒心痛,會關(guān)心走失的金錢豹、闖村莊的東北虎、一路向北的云南象群,還有疫情間在公路上奔跑的兔子、野豬、狐貍、小鹿……

因此我們立法保護野生動物,在公路上建造生態(tài)橋,建立野生動物通道,都是在建立人和動物友好相處的可能。

2010 年,多倫多成為第一個實施鳥類安全建筑指南的北美城市,隨后,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州的小城市和明尼蘇達州也紛紛制定類似條例,但當時這些標準是自愿進行的,2021 年年初,紐約市一項鳥類友好的法律正式生效,是一個具有新意義的節(jié)點,這個具有極高代表性的核心城市,要求所有新建筑和建筑改建,必須有讓鳥類能夠識別的友好設計。

世界各國也逐漸開始出臺立法,使新建筑和現(xiàn)有建筑都對鳥類友好。

立法是最根本的解決途徑。因為長期、大規(guī)模、簡單便宜的解決方案,就是一開始就將所有建筑物設計為鳥類友好型。

圖片來自: dezeen

不過法律是底線,到底還是得靠人的行動。

所以過去及近年來出現(xiàn)了很多鳥類救援組織,比如芝加哥鳥類撞壁管理會(CBCM)、鳥類保護志愿者組織 (FLAP) 、紐約市鳥類保護組織 Audubon 等,都記錄了建筑造成的成千上萬次鳥類碰撞。

同時,他們也會制作鳥類友好建筑指南傳播教育,推進國家鳥類安全建筑法、提供鳥類友好建筑設計課程、進行鳥類友好產(chǎn)品測試等等,但也聽聞「環(huán)境公益訴訟」經(jīng)常面臨訴訟成本高、舉證難等問題。

人們將鳥撞的尸體捐贈給博物館,這里記錄了鳥類墜落的位置、信息等數(shù)據(jù)

去年 9 月 17 日,中國首份鳥撞建筑調(diào)查報告發(fā)布,由昆山杜克大學、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wǎng)絡(CYCAN)、成都觀鳥會聯(lián)合研究,涵蓋 24 個省級行政區(qū),近 500 名志愿者加入鳥撞調(diào)查。

此前,國內(nèi)這塊領域幾乎是空白,也因為是冷門研究領域,數(shù)據(jù)更是無從采集。

但每年世界上超過 1/4 的候鳥飛過中國城市和農(nóng)村,我國還是全球最大的玻璃幕墻生產(chǎn)和消費國家,占世界總量的 85%。

圖片來自:National Geographic

回到每個人身上, 我們?nèi)粘?梢宰龅?,除了在自己的房子做一些鳥類友好設計的措施,如果碰到鳥撞事故,可以拍攝記錄鳥撞現(xiàn)場內(nèi)容,助于后續(xù)科研人員分析和研究,制定報告和留下證物。進一步的話,我們可以聯(lián)系或加入當?shù)貏游锘蝤B類保護組織/協(xié)會,發(fā)現(xiàn)問題和城市規(guī)劃者、建筑方、開發(fā)商、房主、租房者溝通,以及和更多人分享關(guān)于鳥類友好設計的知識等等。

畢竟春天又來了,大地又綠了,成群的鳥兒正嘰嘰喳喳飛往北方。

它們飛過大海,浪花撲濕了翅膀;飛過森林,踮在新枝上搖曳;飛過田地,為勞作的農(nóng)民喝彩;飛過城市,咚地一聲悶響,撞到了玻璃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愛范兒”(ID:ifanr),作者:吳志奇,36氪經(jīng)授權(quán)發(fā)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