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7777色鬼xxxx欧美色妇,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欧美精品xxxxbbbb

二哈拆家撒手沒,還不是因為你家格局小了

如果動物們開始狩獵人類,那么以二哈為代表的雪橇犬是唯一一種可以靠體能耗死人類的動物,就像當初人類狩獵動物們一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種隱藏著極強實力的呆貨。

西伯利亞哈士奇。圖片來源:wikimedia

人類(至少是祖先)的耐力沒得說,也是因為這點,人類可以“耗死”速度快,但是跑不了多遠的獵物。但是,有一種動物的耐力卻遠超人類,它就是雪橇犬。

現(xiàn)在最常見的雪橇犬是阿拉斯加哈士奇。地表最強耐力選手,就是以哈士奇為代表的雪橇犬,沒有之一。

如果你不相信,先來了解一下這個知識點:世界上最艱苦卓絕的耐力比賽并不是人類的鐵人三項,而是艾迪塔羅德狗拉雪橇比賽(Iditarod Trail Sled Dog Race)。

2007年某支參加艾迪塔羅德狗拉雪橇比賽的隊伍。圖片來源:wikipedia

在9天內,狗狗要跑1770千米,相當于42個全馬。而且這段旅途一點也不友好,溫度可低至零下40攝氏度,沿途還會刮大風。這就相當于頂著西伯利亞的嚴寒,拉著雪橇,在大風中每天跑至少4個全馬,每天要跑10-12小時,連續(xù)跑9天。

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獸醫(yī)學家 Mike Davis 表示,沒有其他任何動物有雪橇犬這樣的體能。

二哈是怎么做到的呢?這全是因為它們尚未被人類完全理解的獨特脂肪利用機制和身體修復能力。

和所有哺乳動物一樣,跑步時狗狗也可以把肌肉里的糖原當作燃料。

糖原是一種爆發(fā)性的能源,它很容易被肌肉利用,但是消耗速度很快。對于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來說,糖原就是耐力的瓶頸所在,因為哺乳動物的糖原儲備很小,很快就會耗盡。

長跑這類耐力運動靠的是另一種能源——脂肪酸。脂肪酸雖然可以提供更持久的動力,但是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很難被肌肉使用。

這是因為脂肪酸不溶于水,血液中的血紅蛋白也不能載運脂肪酸。要把脂肪酸運給肌肉燃燒的話,就需要特殊的中介——白蛋白。換言之,血液中白蛋白的數(shù)量和效率決定了肌肉可以使用的脂肪酸數(shù)量,也就決定了耐力。

牛血液中的白蛋白。圖片來源:wikimedia

人類耐力運動員就是依賴脂肪酸供能的,他們身體能夠有效地把脂肪酸運輸給肌肉。但是和狗子相比,人類調用脂肪的能力就不值一提了。實際上,包括雪橇犬在內的狗狗的能量產出中,脂肪所占的比例是人類的兩倍。

2005年,上文提到的 Davis 和同事發(fā)現(xiàn),和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不同,雪橇犬可以迅速利用脂肪而不是糖原來為肌肉供能。但是,對于雪橇犬是如何做到的,人類也只是略知一二。

就比如,普通狗子血液中脂肪酸的濃度比山羊高很多,脂肪酸和白蛋白的結合程度也比山羊高50%,但它們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卻和山羊差不多。

此外 Davis 還發(fā)現(xiàn),雪橇犬利用的是一種未知的高效轉運白蛋白,因為人類身上的脂肪酸轉運白蛋白在狗狗身上含量不高。

圖片來源:pxhere

這種極強的脂肪代謝能力讓二哈成了狗動力引擎。

比賽中的二哈的代謝速率是基礎代謝率(BMR)的12.2倍。要知道,人類的最高記錄也只有4.3倍,這還是參加環(huán)法自行車賽的運動員拿下的,普通人就更低了。

環(huán)法自行車賽。圖片來源:wikimedia

這種超強燃燒脂肪的能力也讓二哈成為名副其實的吃貨。

雪橇犬在參加艾迪塔羅德狗拉雪橇比賽時,每天攝入的能量大約是1.2萬大卡。而由于獨特的脂肪代謝,在打比賽時,雪橇犬食物的60%-70%都是脂肪。

1.2萬大卡是什么概念呢?這相當于24個金拱門巨無霸。擁有28塊奧林匹克獎牌的游泳運動員邁克爾·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在訓練時一天也就能吃掉包含1萬-1.2萬大卡熱量的食物,普通人一天大約攝入2000-3000大卡就夠了。

雪橇比賽的狗糧大部分是脂肪。圖片來源:iditarod.com

打比賽的二哈的體重只有大約30千克,是人類的約一半,但一天卻能吃掉6人份的食物,而且其中一大半都是肥油,可見它們的單位體重耗能是多么驚人!

而不在運動時,這些雪橇犬卻能將能耗調至比賽時的五分之一。

不比賽的雪橇犬的每日消耗熱量(DEE)只有2510大卡,約等同于一個成年男子。其實在現(xiàn)實中,北極因紐特人的雪橇犬只有在冬天才會被喂飽,夏天則被拴起來,3-4天才能吃上一頓飯。因此,夏天北極二哈的體重會比冬天輕30%左右。二哈極大的代謝范圍可能是人類在極端環(huán)境中馴養(yǎng)它們的重要原因。

雪橇犬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它們的修復能力。

人類馬拉松運動員在跑完全馬后需要很長的修復時間,但是二哈可以比人類更快地投入第二次全馬。

David 表示,參加2012年的艾迪塔羅德狗拉雪橇比賽的許多狗狗剛剛才參加過三周前的育空探索(Yukon Quest)雪橇比賽(全程約1600千米)。這要是放在人類身上是很難想象的。

雪橇犬。圖片來源:wikimedia

他還在體細胞層面發(fā)現(xiàn)了人不如狗。

在首次跑了幾公里后,不論是人還是狗,肌肉都會受到損傷,標志就是肌肉中的蛋白質會從細胞中滲出來。人類要花1天左右才能復原,并且在第二次長跑中肌肉照樣會損傷,需要再次修復。

雪橇犬卻不一樣,在長跑二刷時,它們的肌肉細胞里就沒有什么蛋白質滲透出來了,說明它們的肌肉細胞不會重復受損。而在4天的雪橇比賽后,雪橇犬的代謝活動就和剛開始時一樣了。

2007年,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動物醫(yī)學教授 Erica Mckenzie 和同事也有類似的發(fā)現(xiàn):在連續(xù)5天、每天160千米的比賽后,雪橇犬血液的生化指標只有微弱的變化。

更詭異的是,第二次打比賽的狗狗的表現(xiàn)甚至比第一次時還要好。David 說,“對于雪橇犬來說最好的熱身就是來一場1600千米的比賽。它們可以一直比賽,只要有充足的食物。”

顯然,對于這樣超出人類想象的運動健將,普通的遛法是肯定不夠的,這也是雪橇犬容易撒手沒的重要原因:它們的運動范圍是以全馬為單位的,你家小區(qū)才幾里路呢?

所以說,能把人耗死的只有二哈了。但是二哈卻沒有選擇這么做,只是跑個酷拆個家而已,可見它對人類的愛有多么深!

北極冷颼颼,出門全靠狗,加滿一肚油,拆家不用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作者:七君,36氪經授權發(fā)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