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星、月球到元宇宙,馬斯克正在構(gòu)建“科幻世界”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公開表示,人類生活在所謂真實世界的概率只有十億分之一。換句話說,他認為人類極大概率生活在模擬世界當中。不過,馬斯克似乎并未急于打破這種束縛,而是在以火星、月球以及元宇宙等為核心,構(gòu)建屬于自己的科幻世界,并將我們所有人都困于其中。
今年10月份的最后一周,微軟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土耳其海岸外的某個海灣里慶祝了自己的66歲生日,他用私人直升機把租來游艇上的客人送到一個海灘度假勝地。這些客人包括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他在派對結(jié)束后飛回了自己的游艇上,當然這不是貝索斯斥資5億美元正在建造的“超級游艇”。
作為世界首富,馬斯克沒有出席這次活動。他最有可能待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他旗下太空公司SpaceX正在為火箭發(fā)射做準備。Meta首席執(zhí)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不在現(xiàn)場,但在蓋茨派對結(jié)束后的第二天,他宣布了自己的元宇宙計劃。在元宇宙中,戴著頭盔和與現(xiàn)實世界隔絕的裝備,你就可以變?yōu)?D化身,在虛擬世界中做很多事情,比如去偏遠的愛琴海島嶼參加派對,或者登上游艇或乘坐火箭,就像其他超富那樣。
元宇宙既是資本主義歷史上一個更廣泛、更令人不安的轉(zhuǎn)折的例證,也是對這一轉(zhuǎn)折關(guān)注的分心。世界各地科技領(lǐng)域的億萬富翁們正在打造一種新的資本主義:馬斯克主義(Muskism)。喜歡攻擊對手的馬斯克嘲笑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愿景,但從火星、月球再到元宇宙,這一切似乎都與馬斯克主義有關(guān)。在這種極端的外星資本主義中,推動股價上漲的與其說是收入預期,不如說是科幻小說中的幻想。
元宇宙這個詞來自暢銷書作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但這個想法要古老得多。在《星際迷航》(Star Trek)系列中,貝索斯小時候就非常迷戀所謂的“全息甲板”(holodeck)。上個月,貝索斯把在電影中飾演“柯克艦長”的演員威廉·沙特納(William Shatner)送上了太空。億萬富翁們在孩提時代讀過有關(guān)創(chuàng)造世界的故事,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足夠富有,可以創(chuàng)造世界,而我們其余人都被困在里面了。
奇怪的是,馬斯克主義是一種奢侈的資本主義形式,它的靈感來自于控訴資本主義的故事。在亞馬遜影視公司(Amazon Studios),貝索斯試圖將蘇格蘭作家伊恩·班克斯(Iain Banks)的《文明》(Culture)太空歌劇系列改編成電視劇。扎克伯格把這本書的一卷放到了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讀的書單上。馬斯克曾在Twitter上寫道:“如果你一定要知道,我就是班克斯描述的那種烏托邦無政府主義者?!?/p>
不可否認,這些人都非常聰明,你能感覺到他們真的讀過這些書。蓋茨并沒有過多地參與這一切,他曾說過“我不是火星人”。蓋茨承認,他小時候讀過很多科幻小說,但大部分都已經(jīng)被拋諸腦后。坦白說,馬斯克主義中似乎包含了許多誤讀。
馬斯克主義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硅谷,當時馬斯克在攻讀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時退學,創(chuàng)辦了他的第一家公司,然后是他的第二家公司X.com。隨著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硅谷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說法也越來越浮夸。谷歌開設(shè)了名為X的研發(fā)部門,其目標是“解決世界上部分最棘手的問題”。
科技公司開始談?wù)撍麄兊氖姑?,盡管這種使命總是被夸大,包括改變工作的未來,連接全人類,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拯救地球等。馬斯克主義是一種資本主義,公司在其中公開地、相當狂熱地擔心各種可能帶來世界末日的災難,擔心氣候變化這場過于真實的災難,但更多的是擔心神秘的“生存風險”,即x風險,包括人類滅絕,顯然只有科技億萬富翁才能拯救我們。
但馬斯克主義也有更早的起源,包括在馬斯克自己的傳記中。馬斯克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20世紀30年代在北美蓬勃發(fā)展的所謂技術(shù)官僚運動,馬斯克的外祖父約書亞·霍爾德曼(Joshua N.Haldeman)是這場運動的領(lǐng)導人。與馬斯克主義一樣,技術(shù)官僚的靈感來自科幻小說,并基于這樣一種信念,即技術(shù)和工程可以解決所有的政治、社會和經(jīng)濟問題。技術(shù)官僚不信任民主或政客,也不信任資本主義或貨幣。此外,他們還反對使用個人名字,就像馬斯克給小兒子取名為X ? A-12。
馬斯克的祖父是一名冒險家,1950年,也就是種族隔離開始兩年后,他帶領(lǐng)全家從加拿大搬到了南非。馬斯克1971年出生于比勒陀利亞。十幾歲時,馬斯克讀過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的《銀河系漫游指南》(The P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他計劃以故事中關(guān)鍵的宇宙飛船——黃金之心(The Heart Of Gold)的名字命名第一枚前往火星的SpaceX火箭。
《銀河系漫游指南》沒有元宇宙,但它確實有個叫做Magrathea的行星,它的居民建造了一臺巨大的計算機,向它尋求關(guān)于“生命、宇宙和一切問題”的終極答案。幾百萬年后,它的答案是“42”。馬斯克說,這本書教會了他:“如果你能恰當?shù)乇磉_問題,那么獲得答案就是容易的。”
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 的《銀河系漫游指南》特別針對超級富豪,他們擁有私人火箭,在其他星球上建立殖民地。書中寫道:“對于這些極其富有的商人來說,生活最終變得相當乏味,他們定居的世界似乎沒有任何地方是完全令人滿意的,要么是下午后半段的氣候不太好,要么是白天長了半小時,要么就是大海的粉紅色色調(diào)不對。這就為一種令人震驚的新工業(yè)形式創(chuàng)造了條件:定制、奢華的星際建筑?!?/p>
這似乎正是貝索斯和馬斯克的登月計劃和火星計劃的目的所在,如果可能的話,他們也可能會吞并這兩個天體。
本文來自騰訊科技,審校:金鹿,36氪經(jīng)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