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也能挖礦,DIY的末日真的來了……
作為一位PC DIY愛好者兼PC游戲愛好者,小雷對于用顯卡挖礦的行為可以說是批判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并沒有什么卵用,在金錢的力量面前,即使是國家隊下場也依然無法阻止瘋狂的礦工們。
顯卡挖礦所帶來的影響,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最近一年以來顯卡的價格就一直居高不下,讓許多想要升級電腦或是組裝新電腦的玩家都只能看著高昂的顯卡價格望而興嘆。
另一方面,顯卡價格本身也在劇烈地波動,加上國內對虛擬幣的打擊力度加大,導致大量挖礦顯卡流入DIY市場,這些性能和壽命都有著一定損失的顯卡無疑是有著使用上的風險的。作為玩家,不僅花了更多的錢來支付顯卡溢價,而且還可能買到的是二手顯卡,著實讓人無語。
但是,更讓人驚悚的事情還在后面,在顯卡挖礦被發(fā)掘干凈后,不少商家開始盯上了CPU,作為電腦系統(tǒng)的兩大核心之一,CPU如今也淪為了挖礦的工具。據(jù)悉,目前CPU主要被用于挖掘一種名為“鷹嘴豆幣”的虛擬貨幣,采用的是GhostRider挖礦算法,同時還在其中加入了氪石幣(Cryptonite)、x16r算法、密集隨機數(shù)等技術。
簡單來說,以上這些技術的大雜燴讓這款虛擬貨幣在挖掘時需要用到大量的三級緩存,所以三級緩存越大的CPU算力就越高。一些擁有大容量三級緩存的CPU已經(jīng)成為了礦工們眼中的香餑餑,比如Ryzen9 3900、Ryzen9 5950X等,前者算力達4.6MH/s,后者則最高能達到6.8MH/s。
看到這里,不少讀者估計都心頭一顫,完了,CPU也要像顯卡一樣漲價了嗎?淡定點,事情可能沒有大家想得那么悲觀。
CPU挖礦會成為主流嗎?
其實CPU挖礦并不算是什么新鮮的事情,此前虛擬幣大火的時候除了顯卡之外,CPU乃至于硬盤也是礦工們的挖礦工具。其中用CPU作為工具進行運算的虛擬幣主要是“門羅幣”,一度也是頗受歡迎,但是對于普通用戶的影響卻很低,甚至大多數(shù)網(wǎng)友都不知道原來CPU還能挖礦。
因為當時的“門羅幣”與此次的“鷹嘴豆幣”不同,主要看處理器的多線程性能,所以大量的E系列洋垃圾處理器成為了礦主們的主要目標。雖然不少圖拉丁吧的老哥在抱怨E系列處理器的價格暴漲,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用戶來說,酷睿和銳龍系列處理器才是主要的購買對象,所以沒有造成多少影響。
至于主流的酷睿和銳龍系列處理器為何沒有被拿去挖礦,這就涉及回報比的問題了,而且更主要的是“門羅幣”的價格過低。如果用主流處理器去挖礦,在扣除電費消耗后,每日的收入甚至是負數(shù),隨著虛擬幣被相關部門打擊,“門羅幣”的價格更是一路下挫,最終甚至連用洋垃圾處理器挖礦都虧本的地步,自然也就沒人提起了。
那么,這一次的“鷹嘴豆幣”會不會掀起CPU挖礦的序幕呢?目前“鷹嘴豆幣”的價格是0.0275美元/個,也就是三美分不到,這個價格在比特幣等虛擬幣面前是完全不夠看的。而算力最高的Ryzen9 5950X的理論算力也就6.8MH/s,雖然目前因為挖的人不多所以難度很低,每1MH算力可以獲得不錯的回報,但是當挖礦的人多起來,回報將會直線下降。
但是,與多核性能不同的是“鷹嘴豆幣”依賴于CPU的三級緩存性能,而多數(shù)處理器的三級緩存都不大。比如之前被用來挖掘“門羅幣”的至強系列處理器,其中低價量大的型號大多只有10MB左右的三緩,目前三緩容量最大的是AMD的銳龍?zhí)幚砥鳎驗樵O計上的需要有著遠超英特爾處理器的超大三級緩存。
以目前二手價格在700左右的Ryzen3 3100來算,作為Ryzen3000系列最低等級的處理器,它都擁有高達16MB的三級緩存,作為對比,同時期的英特爾i9-9900K只有8MB三級緩存。
至于新一代的Ryzen9 5950X等處理器,雖然從算力上來看確實有著不少提升,但是成本和功耗也是顯著上升,如此計算之下反而不劃算。不過在小雷看來“鷹嘴豆幣”目前依然是小范圍礦工的試水物,幣價低的同時在市場上也沒有多大的聲量,只能算作聊勝于無的存在。
而且,目前的虛擬幣市場中除了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虛擬幣外,其它的虛擬幣價格都相當魔幻,而Ryzen9 3900X等處理器和主板不僅成本高,而且很難形成規(guī)?;男б嬖鲩L,基本上可以斷言不會像顯卡挖礦那樣成為主流。
不過,有網(wǎng)友認為AMD即將在明年年初推出的Zen3+處理器會遭到這批礦工的哄搶,因為Zen3+使用了新的緩存設計,大幅度地增加了三級緩存的容量,最高甚至可達192MB(Ryzen9 5950X的三緩僅64MB),預測算力或許能接近20MH/s。
雖然看起來很誘惑,但是考慮到“鷹嘴豆幣”的玩家并不多,而且前途并不明朗,小雷想應該沒有人會大力度哄搶Zen3+處理器,反倒是應該警惕商家以此為理由炒作,進行饑餓營銷哄抬價格。
CPU挖礦會影響用戶市場嗎?
虛擬幣礦工的挖礦行為影響市場已經(jīng)不是一次兩次了,顯卡市場如今的高溢價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而在數(shù)月前以硬盤為主要挖礦工具的虛擬貨幣奇亞幣,在最受歡迎的那段時間里帶動機械硬盤和固態(tài)硬盤的價格翻了數(shù)倍。
在奇亞幣最瘋狂的時候,大容量機械硬盤的價格一度上漲超過500%,固態(tài)硬盤價格翻倍的同時幾乎全平臺無貨。小雷當時也做了跟蹤報道,并且直言奇亞幣存在嚴重BUG,這款虛擬幣的瘋狂只是受大市場的影響,后續(xù)很有可能會暴雷。
事實果然不出小雷所料,不到3個月的時間,奇亞幣就從高峰跌落到谷底,連帶著大量硬盤的價格暴跌,不少囤積了機械硬盤的商家也是損失慘重。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里,固態(tài)硬盤的價格更是直接探底,起因可能就是當初為了滿足奇亞幣的挖礦需求,生產(chǎn)了過多的閃存芯片,結果等這批產(chǎn)品出廠后,奇亞幣已經(jīng)涼了。
另一方面,CPU挖礦則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最終沒有得到太多礦工的響應,那么現(xiàn)在重新歸來的CPU挖礦又能否成氣候呢?小雷在前面提到,“鷹嘴豆幣”形成氣候的可能性不大,礦工也主要集中在海外,國內討論度還很低。
不過從淘寶的歷史價格來看,Ryzen9 3900X/3950X的散片價格確實有所上升,而其余型號則是繼續(xù)保持著下降的趨勢。目前來看,對于普通DIY玩家的影響并不大,畢竟大多數(shù)玩家的選擇到Ryzen7系列就算高配了,只有需要強悍多核性能作為渲染、運算輔助的用戶才會考慮購買Ryzen9系列處理器。
而且,就算“鷹嘴豆幣”真的引起了新的CPU挖礦熱潮,導致AMD處理器遭到哄搶,那么玩家也可以選擇英特爾的處理器。因為架構原因,英特爾的旗艦級酷睿處理器也只有30MB的三緩,雖然對比上一代提高了許多,但是對比AMD就不值得一看了。
當然,屆時因為需求激增,英特爾的處理器免不得會經(jīng)歷一波漲價,但是斷然不會像顯卡那樣翻倍上漲,而且CPU對于游戲的影響遠不如顯卡來得直接,市面上也有更多的前代、乃至前兩代可以供玩家選擇。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雷科技”(ID:leitech),作者:TSknight,36氪經(jīng)授權發(fā)布。